为什么每年都应该做一次体检?体检科医生告诉你
每天早上挤地铁时,你是不是经常感到头晕乏力?加班到深夜后,有没有发现心跳不太规律?很多人觉得这些小毛病休息几天就好,却不知道身体可能正在发出警报。作为一名在体检科工作多年的医生,我想告诉大家:定期体检绝不是多此一举,而是对自己健康基本的负责。
这些体检项目真的不能省
基础检查项目里,血常规能发现贫血或感染,尿常规可以筛查肾脏疾病,肝功能检查能及早发现脂肪肝。很多人觉得"我去年查过没问题",但很多疾病的发展速度超出想象。上周就遇到一位36岁的程序员,连续三年跳过肝功能检查,今年查出中度脂肪肝。
心电图对经常熬夜的年轻人尤其重要。上个月有个28岁的策划,长期凌晨两三点睡觉,体检发现频发室性早搏。妇科检查更是被很多女性忽略,其实宫颈癌筛查(TCT)建议21岁以上女性就要开始定期做。
体检前做好这些准备更
体检前3天要避免剧烈运动,否则可能影响肌酸激酶等指标。抽血前需要空腹8-12小时,但可以喝少量白开水。有个常见误区是体检前吃得很清淡,其实保持正常饮食就好,刻意改变反而不利于发现潜在问题。
穿着也有讲究,建议穿方便穿脱的衣物,女性好不要穿连体衣。如果要做CT等放射检查,记得取下金属饰品。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的,可以医生是否需要暂停。
体检报告到手后该怎么做?
很多人看到体检报告就只看后的总结,其实每个数据都有意义。比如尿酸偏高可能提示痛风风险,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。建议把历年报告保存好,对比数据变化趋势更重要。
发现异常指标不要自己上网查对号入座。上周有位患者查出甲状腺结节后查百度吓得失眠,其实95%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。的事交给的人,直接找体检科医生解读靠谱。
不同年龄段的体检重点
20-30岁要关注睡眠质量、颈椎问题和甲状腺功能;30-40岁建议加做标志物筛查;40岁以上需要重点关注心脑血管和胃肠镜;50岁以上骨密度和前列腺检查不能少。
现在的体检套餐越来越个性化,可以根据家族史、生活习惯等定制。比如有胃癌家族史的建议加做胃蛋白酶原检测,长期吸烟的要重视肺部CT检查。记住,体检不是走过场,而是给未来的自己一份。
看着体检科里越来越多年轻面孔,真心建议大家把体检列入年度计划。早发现一个指标异常,可能就避免一场大病;多关注一项检查结果,也许就挽回一个家庭。健康这件事,永远不要等"有时间再说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