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容项目设计如何选择?这份指南帮你避坑又省钱
近有不少朋友在问,想做医美项目但面对五花八门的推广完全不知道怎么选。总担心钱花出去了不理想。今天就从客观角度美容项目设计的门道,看完你就能心中有数了。
先看资质比价格更重要
选医美机构首要看两点:一是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是否在醒目位置悬挂,二是诊疗科目里有没有标注"医疗美容科"。有些工作室用生活美容执照违规操作项目,完全没。建议直接上卫健委官网查机构资质,输入医院全称就能看到核准的执业范围。
特别提醒:能开展全麻手术的机构必须要有"麻醉科"资质。像抽脂、这类项目,千万别贪便宜选小诊所。
项目不是越贵越好
现在很多机构喜欢包装"黄金版""钻石版"项目,价格翻几倍但实际差异很小。比如同样做热玛吉,核心是看这三样:仪器是否有原厂认证(官网可查授权机构)、治疗头是不是全新开封、操作医生有没有认证资质。
也是典型例子。基础水光(透明质酸)成本其实不高,但加上各种"""聚能素"价格就飙升。建议尝试先做基础版,皮肤建立耐受后再考虑复合配方。
医生方案要符合生理特点
医生面诊时会做三件事:用visia检测仪分析皮肤深层状况、摸骨相判断肌肉走向、询问日常作息习惯。那些连口罩都不让你摘就推荐项目的,建议转身就走。
比如填充眉心三角区,经验不足的医生容易打成"寿星公"。好的做根据眉骨高度和额头弧度设计注射点位,用钝针分层递进式填充。这些细节光看宣传是看不出来的。
这些项目组合要慎重
有些机构推荐"+"的套餐其实有风险。两者都是通过创伤刺激胶原再生,间隔时间好超过3个月。另外光电项目(皮秒、光子嫩肤)和刷酸也不要同做,皮肤屏障受损可能引发敏感。
比较合理的组合是:先做光电改善肤色质地,1个月后进行注射类修饰,后用疗法养护。这样既又降低风险。
术后维护决定60%的
很多人以为做完项目就万事大吉,其实术后护理同样关键。比如打完针24小时内不能平躺、做热玛吉后要连敷7天医用面膜、抽脂后必须穿满3个月塑身衣。这些细节做不到,起码打对折。
现在正规医院都会给客户准备术后护理包,包含冷敷贴、生长因子喷雾等。如果机构连这个都没有准备,性就要打个问号了。
理性看待网红项目
近很火的"精灵耳""术",其实在正规医院很少开展。前者要持续注射玻尿酸维持(单次10支起),后者直接神经不可逆。与其追新奇怪的项目,不如先把基础抗衰做好。
特别提醒:遇到"技术""手法"这类宣传要保持警惕。我国明令禁止医疗中出现功效,看到""""这类词基本可以判定违规。
后说个实用建议:去面诊时带个本子记录医生说的方案细节,回家查查相关资料。正规医生都不会反对客户做功课,那些急着让你交定金的反而要多个心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