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在美研
爱在美研
当前位置: 首页 > 问答 > 宫颈癌筛查:每个女性都应该了解的健康必修课
宫颈癌筛查:每个女性都应该了解的健康必修课
宫颈癌筛查:每个女性都应该了解的健康必修课

宫颈癌筛查:每个女性都应该了解的健康必修课

宫颈癌筛查:每个女性都应该了解的健康必修课

前几天和闺蜜聊天,她突然提到自己三年没做过妇科检查了。我问她为什么不定期做宫颈癌筛查,她愣了一下说:“我这么年轻,应该不用查吧?”这让我意识到,很多女性对宫颈癌筛查的认识还停留在“等有问题再查”的阶段。实际上,宫颈癌是少数可以通过早期筛查有效预防的,今天我们就来这个话题。

为什么要做宫颈癌筛查?

宫颈癌的可怕之处在于,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。等到出现异常出血、分泌物增多时,往往已经错过佳治疗时机。但是,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到通常需要5-10年,定期筛查就像在身体里安装了“预警系统”,能提前发现异常细胞。

临床数据显示,坚持规律筛查的女性,宫颈癌率可降低70%以上。这不仅是给自己买一份“健康保险”,更是对家人负责的表现。

哪些人需要筛查?从什么时候开始?

很多女性认为宫颈癌是中老年疾病,其实不然。建议所有25岁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都应开始筛查。以下几类人群要特别注意:

1. 有多个或伴侣有多个
2. 长期吸烟者
3. 免疫力低下人群
4. 长期使用避孕药的女性(超过5年)

年轻女孩也别掉以轻心。虽然21岁前一般不推荐筛查,但如果出现异常出血等症状,要及时就医。

筛查方法大

目前主流的筛查方法有两种:

1. TCT检查(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)
医生用小刷子轻轻刮取宫颈细胞,过程只有轻微不适。这种方法能发现早期细胞变化,率超过90%。

2. HPV检测
主要检测是否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。建议30岁以上女性将HPV检测与TCT联合进行,筛查间隔可以延长到3-5年。

两种检查都可以在妇科门诊完成,全程5-10分钟。很多女性担心疼痛,其实取样时的轻微不适远没有想象中可怕。

筛查频率指南

不同年龄段的筛查建议略有不同:

• 25-29岁:每3年做一次TCT
• 30-65岁:优先选择TCT+HPV联合检测,每5年一次
• 65岁以上:医生是否需要继续筛查

特别提醒: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同样需要定期筛查!疫苗不能覆盖所有高危型病毒。

拿到报告后该怎么办?

拿到报告后该怎么办?

看到报告上的术语别慌张:

- “未见上皮内病变”或“阴性”:恭喜,继续保持规律筛查
- “ASC-US”等不确定结果:可能需要HPV检测或6个月后复查
- “LSIL/HSIL”等异常结果:及时找医生制定随访方案

记住,异常结果不等于确诊!多数情况只需要密切观察或简单治疗。

关于筛查的常见误区

误区一:“没症状就不需要查”
前面说过,早期宫颈癌往往没有症状。等出现症状时,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大幅增加。

误区二:“检查太痛苦”
现代取样工具已经改良,多数人只会感到轻微不适。比起潜在的健康风险,这点不适值得忍耐。

误区三:“绝经后不用查”
只要子宫颈还在,就有患病风险。具体停止筛查时间要和医生充分沟通。

写在后

写在后

作为女性,我们总是把家人的健康放在,却常常忽视自己。宫颈癌筛查不是“没病找病”,而是用几分钟的轻微不适,换取未来几十年的安心。下次体检时,记得在检查单上加上这一项。你的身体,值得这份用心呵护。

(温馨提示:本文仅供参考,具体筛查方案请以医生建议为准)

联系我们
联系方式:
联系原因:
确定
取消